產後首2小時是上奶黃金期,之後的幾天至幾星期,都是母乳分泌的重要階段,亦是嬰兒會頻密尋乳的階段。由於初生嬰兒胃部較小,一次並不會進食太多母乳,因此也會更容易感到飢餓,媽媽需要確保每次嬰兒飢餓時都能讓他吃到母乳。首星期,嬰兒每天可能需要進食8至12次,但每個嬰兒的需求都不同,因此媽媽不需要嚴格規定餵哺時間,而是一旦發現嬰兒有飢餓反應,便進行哺乳,不僅有助於嬰兒的身心靈發展,也是維持母乳分泌量的因素。
2/確保嬰兒正確吸吮乳頭 嬰兒正確的吸吮方式能讓乳汁更好地流出。嬰兒臀部及頭部應該呈直線,頭應該與媽媽乳房位置平行。媽媽把嬰兒帶到乳房前,等嬰兒嗅到乳房的特殊氣味後而長大嘴巴,才將他帶往乳頭。正確的吸吮順序應該是下唇先接觸乳暈部分,接著上唇再包覆乳頭。開始吸吮後,嬰兒的下唇會往外翻,下巴也會緊貼著乳房。
3/多和嬰兒親密接觸 與嬰兒肌膚相親會促進催產素生成,而催產素是「噴奶反射」的重要因素。當嬰兒吸吮乳頭時,大腦便會分泌催產素,催產素讓包裹乳汁的泡囊及乳管的肌肉細胞收縮,將奶水擠進大乳管而得以排出。
Photo from Mami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