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中午十二点日本立即给出了相关数据。
日本气象厅在宫城县仙台港观测到的海啸高达1.4米,在福岛县的相马市观测到的海啸高度是0.9米,而宫城县的石卷港的海啸则是0.8米。
午后时分,所有的海啸警报全部被解除了。
但是气象厅提醒道:已解除海啸警报的地区虽然不必担心会有海啸袭来,但依然不确定海水潮水流速变化,还请大家远离海岸,小心谨慎。
?
海啸发生是什么原理?
对地理有所了解的同学都知道,日本全国的岛链正好处在板块交界处,全国因此多灾多难,多地震、多火山、多海啸。
而且在日本的附近海域也存在着世界上最大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日本近海海域是一个因板块间的大规模海地地震而容易引发海啸的海域。
海啸发生的原理
海啸,是海底地盘随着海底地震的发生而急剧地升降和滑坡,导致附近海水上下变动而引起的。
海水面移动的幅度越大就会形成破坏力越大的“大海啸”。
但是有的海啸不会出现落潮现象就会直接涌向海岸,所以不要以涨落潮去判断是否会出现海啸。
海啸的传播速度
海啸所在的海水越深,传播速度越快,如上图,一般在深海地区海啸的传播速度可以匹敌喷气式飞机,如果出现《2012》电影中你在深海地区的游轮上碰到了大海啸,那个时候逃跑也是没用的,仅仅需要做的就是给至亲通电话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海啸所处的海水越浅,海啸的传播速度也会越慢,但是随着海啸不断靠近海岸,后面的波浪会追上前面的海啸,使得冲在最前面波浪的高度变高。
提醒一下各位,虽然说越靠近海岸的海啸波速会越来越慢,但是那是相对于波音喷气式飞机来说的,进了海岸的海啸传播速度一般会超过奥林匹克短跑冠军世界纪录的奔跑速度,一般人看到了海啸再选择逃跑,如果徒步是绝对跑不掉的,所以发现了海啸当务之急不是拔腿就跑,必须寻找交通工具。
如果你不想体验命悬一线的感觉,你就必须在海岸边感到震感和发布海啸预警的时候,就要选择迅速逃跑,不要试图去看到海啸,这个是最保险的。
关于海啸的实验和特性说明
接下来对日本关于海啸研究进行相关实验说明,在实验中表明,即便是五十厘米高的海啸也能把成年男性冲走。
日本港湾空港技术研究所的有川太郎氏,在2010年日本地震学会宣传读物上刊登了相关实验结果,得到了世界海啸研究界的一致认同,下面是实验的相关图片。
我们已经知道了五十厘米高的海啸能把成年男性冲走。
有川太郎氏对海啸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研究表明三十厘米的海啸就足以将小孩、女性和老人卷走。
当海啸达到七十厘米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站起来。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海啸的概念还是不太清楚,下面我们举例东日本大地震的海啸高度和情况。
在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震源在三陆海岸之外的沿海海域,震级达到了里氏九级,几乎日本全境都有观测到海啸波浪。
仅仅举例距离震源所在地区的东北地区岩手县大船渡市的绫里湾,在这里的有些地区观测到了40.1米高的海啸波浪。
你没有看错,单位是米,并不是厘米,如果七十厘米就足以让所有人站不起来,那么这个海啸波浪是这个高度的57.3倍之多。
而且根据有川太郎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出现了一米高的海啸,人类死亡率几乎就达到了100%。
内阁府以东日本大地震的受灾情况为基础做了数据分析。
结果显示,一米高的海啸死亡率为100%,七十厘米高的死亡率为71.1%,五十厘米高的死亡率为4.8%,即便是三十厘米高的也会达到0.01%。
所以哪怕是出现了低于七十厘米的海啸也不能掉以轻心,死亡率也都是存在的。
但是大地震导致的海啸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呢?
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做好避难物品的准备以及家具的配置是必须的。
除此之外,在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行动?
提前的认真地想好对策,如从平日起就确认避难路线等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